“储能是眼下最热的行业之一,在这个激烈竞争的赛道中米配资,‘跑马圈地’是肯定的。”林洋能源(601222.SH)副董事长陆丹青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,储能是未来公司增长的核心板块。过去一年半的时间内,他的工作重心已慢慢从电表业务转移到光储业务。
林洋能源主要有智能电网、新能源、储能三个板块业务。储能板块主营业务围绕新能源发电配套储能、独立储能电站、工商业用户侧储能、用户侧光储微电网等应用场景。
“公司智能电表业务的出海最早可追溯回2017年,目前公司海外储能工厂的建设也在规划中。”据陆丹青介绍,东南亚、欧洲和中东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三大重点区域,其中欧洲是公司重中之重的市场。
“欧洲因电网老化和配储政策催生出旺盛的储能市场需求,公司已把波兰作为欧洲市场的锚点,接下去会考虑本地储能工厂的建设。”陆丹青还表示,在东南亚印尼,公司已设有电表工厂。未来在政策匹配的基础上,可能依托现有的电表工厂建设储能工厂。
据该公司管理层近期与投资者交流的表述,2024年第三季度,公司在波兰华沙已设立储能业务欧洲销售市场、技术支持、解决方案和售后服务中心,团队已组建完成,同时在波兰规划建设储能工厂。在中东,公司与战略合作伙伴ECC公司合资建立了储能工厂,该工厂涵盖电表生产和储能生产。在东南亚,公司的储能业务运营中心设在印尼雅加达,团队已组建完毕。
“出海的团队配置方面我们强调本地化与灵活性。”陆丹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中国企业出海普遍的一大难点是米配资,中企没有本地人那么了解当地的地方属性。这种壁垒,除了语言障碍还有文化障碍,因此更需要依靠当地团队或合作伙伴实现联合开发。“海外建厂还需评估地方政策(如补贴、本地化要求),避免盲目投资。”
2024年,全球储能市场表现亮眼,新增储能设备69GW/169GWh,同比增长76%。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,到2035年,全球储能市场复合年增长率17.1%,年度新增为 228GW/965GWh,远超同期风能、太阳能市场增速,成为能源领域潜力巨大的增长极。
“2025年预计是公司首次实现储能产品规模化海外销售的第一年。”林洋能源管理层此前在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,去年下半年起,公司已作出决策,全力布局海外市场。
截至2024年底,林洋能源储能系统累计交付及并网超过4.5GWh,储备项目超过 10GWh。2024年,该公司已开发306Ah及314Ah电芯PACK方案,并研发搭载628Ah超大容量电芯的5MWh集装箱储能系统。
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,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。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:banquan@yicai.com 文章作者陆如意
相关阅读业内人士预计,储能、配电网、充电桩等保障电力系统灵活性和韧性的项目将成为“十五五”期间中国能源投资新增量。
147 07-10 16:432024年,在业绩增长持续承压的大背景下,前100位企业仍在持续加码创新,平均研发费用达8.3亿元,同比增长6.3%。
425 07-07 20:04关于此次诉讼,据企查查消息,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于6月25日立案,该案件将于8月12日开庭审理。
388 07-07 17:59走出去之后,如何走进去、深下去,为本地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,同时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质,也是中国企业正在努力的方向。
71 07-04 16:18这是近年格力年轻管理团队发言最多的一次股东会米配资,尽管董明珠仍然是核心人物。
10 282 06-30 19:5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掘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